本篇文章1520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21日电:首都帮助“土豆之都”的农民竖起了“腰杆”

新华社记者陈旭、方莉,不要多心

“现在你不用担心种植土豆了。”胡,40多岁,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缘旗村的一个大农民。谈到农业,他没完没了地谈论他的农业经验。

六年前,胡从邻县祁县来到旺艾村,通过土地转让租了600亩旱地,并种植了土豆。

乌兰察布市气候凉爽,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极度贫困人口曾占内蒙古的46.2%。然而,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它成为马铃薯产业公认的黄金地带。目前,乌兰察布年产鲜马铃薯约450万吨,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都”。

首都帮“薯都” 农民挺起了“腰杆”

6月中旬,记者一行从北京出发,乘高铁一个多小时到达乌兰察布市,然后乘车转到旺艾村。就在国道旁,在起伏的山丘上,土豆苗在风中摇曳,黑色的滴灌管向四面八方延伸。

当记者看到胡的时候,他正在田里的简易房前拿着大型农业机械,皮肤黝黑。

“不能保证农民种植土地。没有收获的市场,没有收获,就没有产出,各种作物都是损失。”胡回忆说,他开始时很情绪化。“如果没有北京的帮助,恐怕我已经出去工作了。”

近年来,随着中蒙对口支援的深入,如何帮助贫困人口稳步脱贫成为北京对口支援干部的首要任务。2016年,在北京值班干部的大力推荐下,北京凯达恒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落户乌兰察布市京蒙合作工业园,并围绕土豆展开了一篇文章。

首都帮“薯都” 农民挺起了“腰杆”

在园区内的凯达公司,记者看到,300多米长的生产线上有各种各样的智能和自动化设备,一排排低温油浴设备上还附有村庄的名称。

北京市在职干部、察哈尔右翼阵线副旗手魏文通表示,2019年,北京向中蒙援助基金投资2960万元购买油浴设备,作为当地30个贫困村的资产托管,每年为贫困村集体经济分红300多万元。一方面“帮助”当地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支持”当地最困难的贫困家庭。

首都帮“薯都” 农民挺起了“腰杆”

早在2013年,京蒙合作工业园就被批准成立,现已成为承接京津冀非资本功能救济和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2019年,工业总产值163亿元,181家企业落地生根。

“从首都到‘土豆之都’,两地的资源优势互补。”内蒙古马铃薯之都凯达公司副总经理王国平表示,目前凯达一期薯条加工厂已经投产。去年,购买了7万吨土豆,到去年年底,总共有4343户贫困家庭被迫建立档案。

以前的“土球”变成了现在的“金球”。

“现在我从凯达有一个大订单,我愿意浇水,我愿意除草,我愿意花钱。”胡说,今年他和凯达公司签订了一个一级种薯种植基地的订单,以每斤0.75元的保护价买下了这个基地。该公司还派出技术人员给予指导。"播种、浇水和施肥都在机器上,耕作比以前精细多了."

首都帮“薯都” 农民挺起了“腰杆”

王爱村党支部书记说,像胡这样的大种植园主不仅带来了地租收入,还促进了贫困户的就业。村民在当地工作时,每天可以挣150元左右。

“切土豆块是每天100块。今年,我通过切土豆块赚了3600块。”村民段秀珍(音)为记者计算了她的家庭账单。65岁的段秀珍虽然摆脱了贫困,却再也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结果是没有办法变穷,我也没有能力在家里种田。现在我在家种洋蓟发了大财。”

首都帮“薯都” 农民挺起了“腰杆”

"工业援助侧重于适应当地条件."北京市临时干部、乌兰察布市副市长郑晓博表示,工业扶贫一端与市场相连,另一端与贫困家庭相连。如何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赢的关键是让进口企业落地、发展、带动。

2019年,乌兰察布市8个国家级贫困县带领35家北京企业征地,实施投资8.77亿元;截至去年,双方共建工业园区11个,入园企业184家,投资4.96亿元。

有订单、劳动力和技术...经过胡的全面保证,购买了六台新的农业机械,如马铃薯种植机、收割机和拖拉机。“过去,没有能力的人留在村子里种田。现在,农业是一种“站立”的方式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首都帮“薯都” 农民挺起了“腰杆”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