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30字,读完约7分钟
受COVID-19肺炎全球蔓延的影响,当今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剧烈,主要国家股市大幅下跌,原油价格暴跌,美元指数暴跌,美国国债收益率创下历史新低。然而,随着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的不断成功,恢复工作和生产的安全有序进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弹性再次显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持乐观态度,人民币资产的套期保值特征开始显现。
首先,国内抗疫趋势正在改善,战胜疫情的信心正在增强
自19日发生肺炎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重要会议,部署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动员一切力量、增加医疗资源供应和日常生活保障、及时恢复工作和生产等一系列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防疫形势总体是好的。
自2月中旬以来,接受治疗的确诊病例数在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最近,每天有1500多人治愈出院,新增疑似和确诊病例数每天下降到两位数。截至3月8日24: 00,全国已治愈病例近6万例,现有确诊病例降至2万例以下,分别占确诊病例总数的72.6%和23.5%。在湖北以外,新确诊病例数每天都下降到一位数,19个省市连续10多天为零。西藏、青海、新疆、福建、安徽等地正在治疗的确诊病例数已经清理完毕,吉林、云南、河南等9个省市正在治疗的确诊病例数不足10例。这些不断完善的数据充分表明,我们的防控政策是正确的,措施是有效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能迎来疫情防控的“拐点”,最终取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当然,我们也应该考虑外国流行病迅速蔓延带来的潜在风险。截至9日12: 00,中国境外确诊病例超过28,165例。其中,在韩国和意大利确诊的病例超过7000例,在伊朗确诊的病例超过6000例,且仍在快速增长。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疫情也显示出加速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坚持既定的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的政策,还要防范外来病例的输入风险。
第二,财政支持恢复工作和生产,经济发展信心增强
中国金融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适时出台了从重点领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关键人员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企业等经济实体的30项金融政策,全面加大对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工作的支持力度,取得积极成效。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和温和。一方面,它保持了合理和充足的流动性,降低了融资成本。自2月3日以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反向回购和mlf操作共投入3万亿元人民币,有效稳定了市场信心,保持了银行体系合理充裕的流动性,保持了疫情防控期间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同时,7天、14天反向回购和1年期mlf利率相继下调,导致lpr下降,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引入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来提供精确的支持。首次设立3000亿元的低成本专项再融资,财政贴息后的贷款利率不高于1.6%,确保重点防疫企业的融资需求;2月26日,再融资和再贴现专项额度增加5000亿元,重点支持恢复工作和生产、摆脱贫困、准备春耕、畜牧业和外贸行业的资金需求。
银行业加强服务配合实现各方防疫控制。在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引导下,银行建立了专门机制,全面授权并积极对接,做好对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以及重要物资生产、运输和物流企业的金融支持;对于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困难的企业,不要盲目放贷、切断贷款、压贷;对难以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贷款本金,通过贷款展期、贷款展期和展期,给予一定期限的临时延期还本付息安排;用于个人消费贷款,如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汽车、装修等。,鼓励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和客户需求适当调整还本付息,合理推迟还款期限。同时,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制造业和民营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支持力度,加大普惠金融的资源倾斜,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和信贷比重,鼓励发放普惠小额贷款,要求大型国有银行力争今年上半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30%。
在一系列金融政策的支持下,企业人员、物流和资本流动畅通,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有序。截至2月底,我行抗疫信贷支持约1万亿元,支持相关企业通过适当延长贷款偿还期、降低贷款利率、增加信贷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战胜疫情。累计捐赠物资超过25亿元,多家银行对湖北省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原有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重点企业人员回报率约为70%,全国物流企业回报率超过60%,道路货运车辆运营率接近70%,物流园区回报率接近90%。截至3月6日,除湖北以外的主要工业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开工率已超过90%,而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等主要工业省份的开工率已超过95%,中小企业复业率达到52%。
受疫情影响,银行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但疫情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是暂时的,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大幅增加的经济金融基础不存在。目前,中国银行业拨备充足,拨备覆盖率超过180%,平均资本充足率约为14%。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和吸收损失的能力,银行业总体稳定,风险可控。
第三,资本市场日益成熟,国际投资信心增强
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正处于全盛时期。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基础制度和相关设施越来越完善。资本市场不仅在优化金融结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具有越来越大的国际影响力。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资本市场发展潜力持乐观态度。特别是在COVID-19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民币资产的套期保值特征开始显现。
在股市方面,从今年年初到3月9日,北行基金累计净流入为412.77亿元。债券市场方面,截至2月底,境外机构委托发行的人民币债券面额达到19516.02亿元,同比增长657.17亿元,同比增长3.48%,这是自2018年11月以来连续15个月的增长,国内资本市场已成为全球“避风港”。
人民币具有高信用评级和高回报的双重特征,近期外资集中增加人民币资产是客观的,这显示了外资对中国的信心。首先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COVID-19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空幅员辽阔,富有弹性,其长期发展前景依然看好。其次,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提高。中国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法律法规、基础设施等。,促进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便利国际投资者参与国内资本市场。第三,中国资本市场被纳入国际主流指数。中国a股已被正式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富时罗素(FTSE Russell)、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等新兴市场指数。去年4月,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被正式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Bloomberg Barclays Global Composite Index),自今年2月28日以来,它们已被纳入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JP Morgan Chase Global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指数基金将积极提高中国政府债券的配置比例。
迄今为止,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主要股指与年初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相反,中国深证成份股指数、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较年初分别上涨6.5%、9.05%和16.4%,充分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更加成熟、更具弹性、更具质量。我们坚信,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疫情将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将长期运行在合理区间,对外开放将继续扩大,资本市场将受到更多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温彬:资本市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局面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1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