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7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沈阳1月23日电。标题:黑土地上的大潮起义——辽宁省辽阳县农村访谈
新华社记者张菲菲
中国东北已经进入冬季。在辽宁省辽阳县的几个乡镇采访中,记者惊喜地发现,虽然天寒地冻,但黑土地上一片繁忙景象,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温室里一片绿色。由于当地党和政府的良好政策,当地农民和人民正在告别贫困,奔向小康生活。
一条隧道为农民致富开辟了道路
汽车翻越群山,穿过辽阳县最偏远的东部山区,然后进入辽阳县天水满族乡。据县干部说,过去,在冬天,辽东山区深处的甜水镇有成千上万的农民被切断了联系。在2017年之前,农民只需要转21圈就可以通过一条狭窄的小道进出山区。尤其是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极其不便。所有的变化都始于2016年的扶贫工作。
2017年4月,在省扶贫资金的支持下,辽阳市投资3000万元启动了杨子岭隧道的建设。一年后,587米长的杨子岭隧道完全连通,甜水镇农民出山的时间从过去的21分钟变成了1分钟车程。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不断出口和销售,农民日益富裕。
在甜水镇古家子村,记者来到了谢永宽的家,他曾经是一个贫困家庭。当他走进医院时,他看到了三栋非常明亮的新房子。记者注意到院子的另一边有一栋低矮破旧的老房子,与三栋新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谢永宽的妻子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家已经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即将倒塌。几年前,他们的儿媳实在忍不住了,离家出走了。
2016年,辽阳市委书记王凤波来到谢永宽的家,看到家人艰难的生活,他非常难过。当场,他安排镇政府帮助谢佳盖了一栋新房子,2017年全家都住在新房子里。
谢永宽的妻子说:“政府还帮助我家借了3万元。作为扶贫启动资金,我买了几头黑毛猪。经过精心饲养,去年我们家的黑毛猪数十头,彻底摆脱了贫困。这位老人(谢永宽)成了这个城市辛勤工作和光荣扶贫的楷模。他还成为了市人大代表,他的儿子与妻子再婚。”
甜水镇党委书记李海清说,过去由于道路不通,甜水镇的粮食售价比邻近城镇低3-5美分,运费仍然很高。人们终于采到了一些山货,下雪时他们无法运输。扬子岭隧道开通后,这里的玉米在2018年卖到了0.87元每斤,与其他乡镇的价格基本持平。柞蚕、榛子等农副产品出口比过去好得多,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织袜机的轰鸣在农村“编织”出新的活力
来到被称为“中国北方袜子生产第一镇”的辽阳县小北河镇,一座现代化建筑“小北河袜子艺术城”在记者面前展示。镇长王介绍说,小北河镇每个家庭都有30多年生产棉袜的历史。目前,全镇有202家袜厂和2万台大型电脑袜机,年产袜子20亿双,居全国棉袜产量第二位。“该镇48,000人口中有三分之一从事袜子生产,来自周围城镇和村庄的4,000多人在这里就业。年轻人是看台工人,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这位老人在家堆袜子,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袜子厂大大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袜子生产已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王对说道。
在通文湾村农民王博涛的家里,记者看到120台织袜机轰隆隆地运转着。他告诉记者,这些机器都是电脑控制的,一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一天可以生产多达23000双袜子。现在,机器上生产的产品是专门为欧洲和中东制造的出口产品。他的家人还率先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并开始在网上销售袜子。“地方政府特别支持群众发展生产,实行宽松的税收政策。我的工厂除了每年支付工人150万元的工资外,还可以实现100万元的净利润。”他说。
小北河袜业艺术城总经理吴春光介绍说,过去虽然小北河生产了大量的袜子,但市场销售都在南方,主要是浙江大唐袜城和义乌袜城。为了壮大这一支柱产业,县委、县政府全力推进小北河袜子艺术城项目的建设。通过三家地方私营企业的集资投资,政府协调了一笔2000万元的银行贷款。该项目已完成项目总量的95%。建成后,将为全国袜子企业提供一个批发市场。目前,一个大型仓储中心已经投入使用,120多家袜子企业落户袜子艺术城。今年夏天,中国小北河袜业艺术博览会将在这里举行,小北河的袜业将会越来越大。
“东北第一村”的幸福生活
辽阳县刘二报镇的前杜村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辽阳最穷的村庄。由于地势低洼,十年多涝,当地人把它形象地概括为“卖粮回来,贷款花钱,骡马为槽头,姑娘外流”,这是一个著名的单身汉村。
当一辆汽车驶进前都村时,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拱门,上面有雕刻的横梁和彩绘的建筑。街道两旁是繁忙的商业街,包括银行、超市、星级酒店、移动公司和各种风味的餐厅。前方几百米是一个占地10000平方米的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和一个花园式人工湖公园。广场旁边是一座占地11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宫。往前走,我看到十几栋现代化的高层建筑,在高度和高度上分散开来,四周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社区,全村640多名村民住在这里,汽车紧紧停在建筑之间的停车场。在生活区旁边广阔的黑土地上,看不到全村10,000亩土地建造的连片设施温室,成熟的草莓被树枝覆盖。村委会主任告诉记者,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将达到5万元。
据报道,2010年,曾在国外创办轧钢厂脱贫的村民王少勇被村民选举为村党委书记,并开始返回村里,带领大家过上小康生活。现在他带领全村人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杜村原党委书记王少勇说:“我们这个有1600多人的小村庄没有留守儿童,也没有贫困户。”每个家庭都住在一栋楼里,每个家庭都有一辆车。2016年,它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村庄”,并获得“中国小康村”称号。南面是花溪村,北面是前都村。我只是想带领村民把他们的家乡建设成中国东北的第一个村庄!”
灯亮着的时候,记者跟着村委会主任翟福村来到了村里。我第一次来到村民葛的家。家里有老夫妇。我儿子大学毕业,已经在其他地方工作了。他们住在一栋24层楼的大楼里,有一部100.9平方米的电梯。家里一尘不染,室温适宜。老葛告诉记者,虽然他已经66岁了,但身体很好。当他是村里的兽医时,他一年挣几万元。他的妻子没有工作。他每月享受村里发放的800元养老补贴。他有一个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如果大病住院费用超过10000元,由村里负担。家里的自来水、供暖、物业和电梯维护费用都由村里负担。他的家人不用付钱,他的生活无忧无虑。
当我来到村民吴昌福的家时,这对夫妇刚刚从他们的草莓温室里完成工作,他们的妻子王春芳看起来像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人。她说:“村里有好的政策,每个家庭都受益。几年前,他们自己的贷款建了五个温室,他们也在两年内还清了贷款。现在是草莓收获的旺季,一个草莓温室每年的净收入约为6万元。除了各种费用,我家一年挣近30万元。现在十里坝乡的姑娘们都想嫁给我们村。”王春芳开心地笑了。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黑土地上涌春潮——辽宁省辽阳县农村地区采访见闻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8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