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17字,读完约8分钟
编辑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加快绿色发展”。就在几天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9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适时提出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同时,确定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其中,在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加的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生态保护区政府和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联合启动区域绿色发展基金,支持以ppp模式规范运作的绿色产业项目。鼓励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绿色债券。不难看出,在集约政策的帮助下,绿色金融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时刻。
■绿色思维
■我们的记者陈雨涵
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在浙江、广东、江西、贵州、新疆等省(自治区)部分地区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这五个新的试点项目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证明了绿色项目是有利可图的,商业银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它暴露了“自上而下”政策模式的一些缺点。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贵州绿色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蓝虹和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琪。
绿色项目有利可图
五个实验区的创新产品各有特色。蓝虹向记者讲述了贵州省贵安新区的绿色工程。
贵州省贵安新区已被批准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政策体系、绿色金融市场和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其中,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桂安新区与贵州省金融办共同建立了综合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其功能包括绿色项目认证、绿色项目全产业链设计、绿色项目融资方案设计、绿色金融风险防控等。
蓝虹告诉记者,绿色项目不一定是亏损或无利可图的项目。绿色技术是多样的。为了实现同样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目标,有许多绿色技术可供选择。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相对于金融补贴的优势在于,即使有优惠政策,金融机构也会选择经济效果更好的技术。如果严格执行绿色金融优惠政策与具体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相关性,金融机构将在这些绿色技术中进行选择,选择既能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又有经济可持续性支持的绿色技术。然而,由于不需要利润或资本保全,金融业很难有这样的激励来筛选绿色技术。
以桂安新区分布式能源项目为例,在桂安新区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园区的供热中,太阳能、水能和空燃气取代了传统的煤或电用于储能。光伏板安装在屋顶上,产生的电能驱动水力热泵。水能热泵可以吸收附近的河流或地下水,因为到达一定深度的水具有恒定的温度,冬季和夏季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在冬天,大约20℃的水被泵送,然后光伏发电被用来驱动水热泵。用很少的电,大约20℃的水可以被加热到加热水平,没有任何污染排放。此外,该设施也可用于夏季降温。由于2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低于夏季的气候温度,光伏发电可以用热泵驱动水冷却,用少量的电就可以将20摄氏度左右的水冷却到更冷,从而以非常低的成本产生冷却效果。
"这是一个绿色项目,其收益回报非常高."蓝虹表示,其成本仅为煤电供暖成本的三分之二。目前,一期和二期工程已经完成。“我们使用了绿色信贷、绿色资产证券化和碳融资等新的绿色金融工具来支持它。”
据蓝虹介绍,桂安新区绿色金融项目库不仅从成熟项目中筛选出绿色标准,而且从项目设计阶段就根据世界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的经验引入绿色金融标准和理念,设计了60亿元的林业碳汇项目、200亿元的茶马古道、200亿元的绿色建筑等。
商业银行加大支持力度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吴琪表示,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五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深入,商业银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首先,结合绿色环保产业的特点,加快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的创新。例如,江苏省财政厅会同省环保厅与商业银行合作推出“环保贷款”,利用金融风险补偿基金池作为信用增级手段,引导合作银行为省内环保企业提供贷款,开展污染防治、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环保产业发展等。
第二,拓宽资金来源,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支持。2018年11月1日,兴业银行成功发行3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这是自2018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的最大单笔绿色金融债券。它也是2018年首家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募集资金将按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的要求,专项用于节能、防污染、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清洁交通、清洁能源、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2018年6月,央行将绿色债券纳入中期贷款机制(mlf)抵押品的范围。
最后,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一是行业自律机制建设。2018年4月4日,新疆建立绿色金融同业自律机制,选举中国发展银行新疆分行为董事长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兴业银行新疆分行为副董事长单位。二是环境信息公开制度。2018年6月12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论坛召开。湖州银行、衢州农村商业银行、广州银行、贵阳银行、九江银行、哈密市商业银行签署了《浙江、广东、江西、贵州、新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银行业机构率先披露环境信息倡议》。
融资环境正在收紧
然而,在项目不断推广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吴琪告诉记者,首先,企业的融资环境越来越紧。去年以来,货币宽松与信贷紧缩并存成为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也是央行、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货币政策向结构性宽松的逐步转变,央行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入,但流动性过多地存放在银行间市场,没有有效地传导到实体经济。信用资质较弱的绿色环保企业受紧缩压力不对称的影响更大。绿色金融可以考虑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
其次,银行也受到一些监管指标的限制。例如,在引入新的资产管理法规后,表外业务又回到了表内和贷方。由于资本充足率、理想信贷规模和流动性的约束,银行难以承担表内表外业务的信贷供给,总体流动性萎缩,贷款利率和信贷债券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绿色环保企业的融资压力更大。我们可以考虑适当降低绿色环保项目的风险权重。
此外,绿色金融政策、法规和市场体系有待完善。例如,绿色金融相关标准的定义仍然模糊,没有与国外有效对接;加快绿色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包括绿色信用在内的绿色财务指标在mpa评估中的地位和评估权重。
“政、企、银”需要携手克服困难
“为了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发展绿色信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今后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根据吴琪的分析,一是明确了绿色金融项目的定义标准,央行、发改委和银监会统一了绿色金融项目的认定标准,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认定成本和绿色项目投资成本,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投资绿色金融产品。同时,提高绿色财务指标包括绿色信用在mpa考核中的地位和考核权重。
二是理顺资源环境定价机制,实现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定价,对绿色企业给予减税、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提高绿色项目的产出。
三是推进银行内部考核和服务机制改革,提升发展绿色金融的意愿和能力。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理想的信贷规模和受欢迎程度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绿色环保企业的信贷供应。同时,鼓励银行创新内部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分行为民营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积极性;构建与绿色环保企业风险特征相匹配的审批机制和风险控制手段,提高民营企业资质审查和资产评估的严密性和可靠性;区分绿色环保企业的不良率,适当提高其不良容忍度。
第四,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绿色信用制度,建立企业污染排放、环境违规记录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执法监督,提高绿色金融项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此外,要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完善财税等绿色金融支持政策。
另外,要减轻绿色环保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规范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目前是绿色金融的初级阶段,也是最困难的时期."蓝虹认为,只有与绿色金融相关的中央部委才会出台一些实质性的优惠政策,就像普惠金融一样,地方政府创新性地出台一些配套政策,培养绿色金融专业团队,金融机构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从项目设计阶段就参与设计,促进绿色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只有多方合作,绿色金融才能产生复合效应。这种聚集将从根本上促进绿色发展和绿色经济转型。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复合效应”助绿色金融攻坚克难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7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