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70字,读完约6分钟
青海省尖扎县德姬村创建的农家乐和B&B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春穆阳照片
通过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安置了7个贫困乡镇30多个贫困村的251名农牧民,同时采用“文化旅游+精准扶贫+农村振兴”模式,实现了“搬迁、稳定、逐步致富”的目标
2018年12月初,青海省大部分地区都被冰雪覆盖,但在黄河岸边,有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呈现出“小江南”的味道。这是德姬村,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扶贫搬迁后的新农村。在过去的两年里,尖扎县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村庄。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进尖扎县,领略移民村的新生活。
搬迁以改善生活条件
尖扎县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县。大多数人住在县城的浅山区。地理条件差,信息闭塞,自然环境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互为制约,农牧民人均收入基本处于低收入水平。
据尖扎县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孟春宁介绍,为了解决“水土一方不能养另一方”的问题,尖扎县于2016年9月开始在安拉乡河东镇实施搬迁工程,集中安置了7个镇30多个贫困村的251户946人,这些贫困村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位于浅脑山区,被命名为“德姬村”。
德姬村过去是一片广阔的荒地。尖扎县通过异地扶贫搬迁项目,采取“统一回归、自主建设”的模式,建成251套住房,平均每户建筑面积80平方米。促进水、电、路、通讯、污水处理厂、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学校、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的搬迁,改善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在今天的新农村,藏族风格的庭院错落有致,清澈的黄河蜿蜒流过,河边的海滩、码头和木板路整洁别致。去年10月底,德姬村还被农业和农村事务部评为“中国最美丽的休闲村”。
德姬村的一个叫卡仙家的村民,过去住在尖扎滩镇的杨志村。几年前,他的一个孩子患了脑瘫,他的生活一度陷入了治疗孩子的困境。村子里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出去工作也不容易。搬到德姬村帮助穷人后,家显佳和他的妻子在家里印了祈祷旗,这种旗可以在四天内印10000米,售价超过3万元。家贤佳说,现在村子离县城只有7公里,所以卖祈祷旗、批发到商店都很方便。
继德姬村之后,2018年在尖扎县新建了5个安置点,包括当顺镇东郭村、尖扎坦镇萨加尼哈二期、杨康镇四门村、安拉镇达拉卡和尖扎县安置社区,涉及339户1350人。
因地制宜搭建致富平台
搬迁只是第一步。为了使村民有稳定的收入、稳定的生活保障,实现“搬、住、稳、富”的目标,有必要培育和拓展安置点的后续产业,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
对此,建扎县创新思路,着眼大局,因地制宜,采取“文化旅游+精准扶贫+农村振兴”的模式,支持搬迁人员发展后续产业。
建扎县依托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壮观的自然风光,加快培育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农村文化旅游和手工艺品加工,不断培育新的致富增长点,带动移民增收。建扎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旅游局副局长张介绍,建扎县通过组织动员农牧民参与,培育了以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特色农家和特色小吃为重点的新型乡村旅游模式,并投资开发了德姬村、安腊乡、党顺乡、德勤村、能可乡等旅游项目。
其中,德姬村依托黄河得天独厚的风光、气候、海拔低、交通便利等优势,开发了开敞海滩、水上休闲码头、黄河垂钓、亲水广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和30个农家书屋。张表示,村的乡村旅游景点于2018年7月底开始运营,10月底进入旅游淡季。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游客人数已经超过2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20多万元。目前,它每天接待300多名游客。
能克乡德勤村建成自驾游营地,成功举办2018年“灵秀健扎、醉美能克”千人竞走大赛,大力宣传最美的草原、彩色农业、油菜花海、寺庙古刹、原始森林、峡谷、瀑布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在尖扎坦乡萨加尼哈的扶贫搬迁安置点,将建一个占地200亩的牦牛部落文化体验和写生基地,并建49个藏族大小悬挂式空帐篷。依托一年一度的赛马盛会,积极推进集观光、藏餐、娱乐、田园生活体验为一体的田园游,在旺季接待100名游客
在牯州乡,在牯州村举办了“扶贫+旅游+民族团结让人民幸福”的主题活动,安排了民间艺术表演,并引进了当地特色文化如谷物画、藏族服饰、木工家具等,向游客展示了草原热情和藏族文化魅力。
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和创业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村民的就业。以德姬村为例,目前该村已安置了77名清洁工、2名村警官、2名水管工和22名旅游服务员。此外,已安排30户家庭发展农家音乐,38户家庭经营特色小吃,引导群众脱贫致富。
在黄河岸边有一条宽阔干净的水泥路,沿路有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藏族庭院,这也是德姬村规划的一个农舍。每个院子前面都立着一个木制标牌,上面写着主人的名字、能提供多少床位以及餐饮收费标准。记者走进其中一个农舍,受到主人贾扬松南的热情接待。
嘉阳锁南农家院是一个四室一厅的庭院,干净整洁,可提供10个住宿床位。室内家具是木制和古董,有许多小藏族风格的物品,许多游客非常喜欢。嘉阳县索南原来是在尖扎滩乡放牧的牧民,年收入不足1万元。德姬村搬迁项目完成后,嘉阳索南在村里的帮助下,搬到了山脚,开始了一个农舍。开业仅三个多月,嘉阳索南的收入就达到了1.4万多元,超过了过去一年养羊的收入。
为了帮助村民更好地管理农家乐,村里邀请外部专家或寄宿家庭经营者通过“请进来”和“出去”的方式对村民进行培训,并组织大家到其他地方参观学习,学习寄宿家庭的经营管理经验。
“现在,除了在县城工作,村民们都在家里从事旅游服务。在旅游季节,30个农舍和38种特色小吃实在太忙了。现在很多人申请明年开农家或特色小吃,大家的热情都很高。”孟春宁说道。
被拆迁的是新房子,而是几千年来各民族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这是乡村旅游的“文化核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开发,尖扎县充分展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和地方文化,使区域特色文化看得见、听得见、尝得见、摸得着,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使乡村旅游焕发出勃勃生机,引发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这正如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在省旅游产业发展会议上说的那样:“处理好旅游与生态、民生的关系,让越来越多的人忙于山水,有事可做,吃‘旅游饭’;处理好旅游与产业的关系,充分发挥旅游就业容量大、增长快的潜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刘春穆阳石井)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青海尖扎县以文化旅游促移民新村振兴:荒地变身休闲乡村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