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民法典》侵权责任草案:应对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和新问题

新华社记者罗沙

从交通事故到医疗纠纷,从高空空坠落物到个人信息泄露,从人身伤害到精神伤害...生活中可能侵犯你权益的各种行为都需要一个完善的侵权责任制度来预防和制裁。即将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侵权责任草案引起了广泛关注。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回应经济社会新情况新问题

侵权责任是民事主体侵犯他人权益时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自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在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和制裁侵权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8月,《民法典》侵权责任草案首次亮相。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说,侵权责任制度草案在总结侵权责任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侵权领域的新情况,对侵权责任制度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经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审议,侵权责任法草案关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吸收和采纳了各方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并不断完善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侵权责任法第二稿规定了“自助行为”制度,赋予自然人在一定条件下保护自己的权利。

此后,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家学者和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侵权责任第三次审查草案增加了使用“自助行为”制度的限制条件,以防止滥用这一规则。专家认为,该制度有利于及时、有效、合理地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家机关的执法压力,是对国家机关保护的有益补充。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回应经济社会新情况新问题

对于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高空空坠落物问题,侵权责任法草案在现行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基础上,做出了更有针对性的保护人民“高空安全”的规定,明确了财产应履行其安全责任,有关部门应及时查明坠落物责任人。

“草案保留了现行《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的救济功能和预防功能,强化了相关机关的调查功能。同时,通过明确追索权,鼓励有关当局和其他建筑使用者积极寻找侵权者。”陕西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王说。

根据审判实践的需要,侵权责任法草案完善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扩大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认为,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越来越广,这表明中国法律越来越重视从物质保护扩展到精神权利和人身权利的保护,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体现。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回应经济社会新情况新问题

明确规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责任,用法治的力量保卫青山绿水;规定生产者和销售者召回缺陷产品的责任,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明确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增加侵犯知识产权的非法成本...从社会发展的焦点和热点,到围绕人民群众的难点和阻碍点,侵权责任法草案对促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做出了回应。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回应经济社会新情况新问题

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部分专家学者和有关企业的意见;去各地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听取当地意见;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收集人民的智慧……立法工作扎实有效,以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回应人民的期望。

法律界人士普遍认为,侵权责任法草案越来越完善,不仅加强了对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而且兼顾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生活提供了行为规范,凸显了民法典立法中的民生关切。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回应经济社会新情况新问题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1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