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3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长春4月18日电:老阎“看井”的“甜蜜”日
新华社记者孟
在吉林省大安市莲河乡长虹村,68岁的闫坐在水源井管理门前,认真填写值班日志。
老严住在水源井管理室的后院,当她坐在家里的炕上时,可以看到她面前的情况,但老严拒绝在工作中照顾她。
农村水源井管理员是老严近年来的新身份。
过去,长虹村不需要“井眼观察者”。村民们从村子北部一口80米深的水井中取水,这口井是20多年前抽水的。
此前,饮用水质量没有明确的标准。“收到的水是黄色的,三天不刷水箱。有一层鳞片悬挂在四圈。”老阎回忆说:“水是涩的,有一种奇怪的味道。但时间长了,大家都习惯了。”
当地的水含氟量很高,和燕一样,很多村民都有不均匀的“黄死”。村民们没有保护水井的意识,经常在附近放牧和倾倒垃圾,“小偷不光顾那个地方”。
几十年来,饮用健康的水已经成为这个小村庄的一个大问题。
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成为扶贫的重点。随着钻井设备和饮用水标准的提高,大安市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在过去的五年里,长虹村发生了不断的变化:大安水利局将厂址迁到了长虹村,并钻了一口140米深的水源井。为了控制供水,在水源井上安装了“硬核”设备,按下按钮就可以自动控制全村的供水;出现故障时,设备会主动提示。为了保护宝贵的水源井,该村清理了附近因自然降雨形成的污水坑,修建了一个管理室,并聘请老阎作为“井守望者”...
"水很清,味道更好,菜也比以前更香了."老严拿了一瓢水给记者们看。
水变甜了,村民的日子变得“甜”了。除了饮用水安全项目之外,确保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的工作也相继在农村开展。
两年前,老阎和他的妻子从一个破旧的泥房子搬进了一个宽敞明亮的砖房。农业合作社分红,光伏产业分红,发展庭院经济...在这个行业的带动下,村里的贫困户增加收入的渠道越来越多,老阎家的年收入从过去的4000元直接翻了一番。
”过去,老严常常担心钱,不喜欢笑。现在你又看着他,每天都微笑!”长虹村第一书记李春普说。
与记者告别后,老阎回到管理室守护好宝贵的水源。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看井员”老闫的“甜”日子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1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