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81字,读完约8分钟
这两天,有1071万人进入高考考场,比去年增加了40万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可以被视为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所谓的“七点测试,三点报告”,即你选择在哪个城市和学校学习,很可能会选择你未来的生活。
几天前,建议上大学,去大城市的话题就冲到了微博上。"去大城市,尽可能远离家乡。"这是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于在直播过程中给候选人的两个建议。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大城市将对移民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这也使得大城市形成盆地聚集效应,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必要资源聚集在大城市。
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大城市的胜利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房价到收入,包括大学。
图片来源:张建设
01
在既定的概念中,我们的城市有明显的分层,包括一线、二线、三线……十八条线。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说话:“我宁愿选择211线,也不愿选择18 985线。”
但事实上,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相比之下,由于缺乏高等教育资源,一些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在考生眼中甚至可能不具备“替代者”的资格。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有2688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就地理分布而言,超过35%的高校分布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以17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为例。不用说,北上广的实力。在剩下的14个城市中,武汉共有83所普通大学和46所本科大学。
除武汉外,重庆、Xi、郑州、成都、天津、长沙、南京和杭州的大学数量位居第二梯队。它们大多属于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经济实力雄厚,高等教育资源丰富。
从被视为高等教育顶级资源的“双一流”大学分布来看,南京有12所双一流大学,而武汉、Xi、成都、天津等城市有6-7所双一流大学。
数据来源:根据公共报告组织制图:城市进化理论
拥有一所高质量的大学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留住大学培养的人才。
总的来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总是呈现出一定的粘性特征。以北京为例,根据2018年北京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约有一半来自北京以外的学生留在了北京。
与后期的发帐和补贴策略相比,“先发制人”显然能掌握主动权。根据过去两年的数据,这些拥有众多大学资源的城市也是“夺人战争”中的佼佼者。
在17万亿个城市中,广州的大学生人数最多。根据广州市2019年的统计公报,去年普通高等教育共有112,400名研究生和1153,000名大学生,总计127.5万人,居全国第一。其次是武汉和郑州,大学生人数超过100万。紧随其后的成都、北京和重庆也达到了90万人。
虽然北京和上海的大学生人数并不是最多的,但研究生的数量却遥遥领先。2019年,北京的研究生人数达到36.1万,占全国的1/8以上(中国有286.37万研究生)。上海有52.6万名大学生,但上海有16.5万名研究生,在中国排名第二。
02
一个新趋势是,一些城市“新贵”正不遗余力地通过引入分校或研究机构来吸引重点大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
不久前,传闻已久的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正式落户空.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官方声明,“根据上级要求,引进武汉大学建设深圳校区的项目必须终止。”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然而,我担心深圳不能失去太久。毕竟,这个城市不断壮大的大学团队很快就会迎来新成员-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创办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将于今年正式招收第一批研究生。这是深圳大学自1983年成立以来的第14所大学。
近年来,许多位于东北和中西部的一流大学主动或被动地拥抱东南沿海地区,深圳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作为唯一没有985所和211所大学以及“双一流”大学的一线城市,在2016年发布的《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深圳剑指的是“华南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并提出到2025年,大学数量将达到20所左右。
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根据最新公布的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刚满10岁的中国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榜单,一举跃居第323位,在内地大学中排名第14;深圳大学也连续两年上榜,去年其排名从第7位上升至第6位,在内地大学中排名第33位。
这背后,显然离不开深圳的慷慨投资。2019年,深圳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投资规模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人均资助标准是省内其他高校的两倍。
图片来源:张建设
与深圳一样,苏州、青岛、宁波和珠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近年来也从东北和中西部大学的“东南飞行”中受益匪浅。
去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正式开放,苏州迎来了“双一流”大学。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苏州已有9所知名大学和6所研究机构。目前,苏州有26所大学,在江苏省排名第二。
此前,《苏州日报》在一篇评论中指出,苏州名校不足为奇,其优越的区位、清晰的发展道路、完整的产业门类、优秀的城市发展数据、引人注目的城市竞争力排名等。都很吸引人。
简言之,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正在形成一种“磁场效应”。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广利表示:
“办大学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人的问题,另一个是钱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归根结底,这是一个钱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一个拥有一流大学但发展落后的城市总是比一个经济强大但教育水平低的城市更危险。”
03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也深刻改变了城市发展模式。
去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首次明确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发挥承载发展主要因素的作用。大城市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也意味着最好的社会服务、最多的就业机会、最好的教育资源等等。会继续聚集在大城市。
根据几年前一份关于中国人对高考态度的调查报告,与教师和科教实力相比,中国人在选择大学时更注重就业——大学文凭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社会认可度有多高才是重中之重。
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在就业机会的选择上明显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一城市最近发布的《202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对于毕业生来说,一线城市仍然是就业的首选,主要考虑的是就业机会多、经济实力强的优势。
同样,根据脉冲数据研究所不久前发布的《2020年人才流动与迁移报告》,在2019年人才净流入前十名的城市中,除了四个一线城市外,都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明星城市”。
同时,在就业薪酬方面,也反映出日益巨大的地区差异。此前,中国薪资网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资200强排行榜显示,平均薪资最高的40所大学中,超过一半不是985所大学。这些“反攻”大学位于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资料来源:“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工资排名前200名”
大城市除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等“硬指标”外,还有更重要的“软指标”:各种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对个人模式和视野的提升非常重要。
在智湖,人们经常会问,“你在三四线城市上大学的时候,如何提高自己的眼界?”“长期生活在小城市,我的视野越来越小,为什么?”"如何弥补在一个小城市大学里失去的视野和知识?"
一些观察家指出,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可以共享许多社会和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价值“甚至远远高于课堂教学”。
当中国城市分化的马太效应反映在大学身上时,小城市还有希望吗?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褚赵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研究了2000年中国大学和1820年德国洪堡大学的兴衰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没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办好一所大学。
记者|杨欢刘艳梅编辑|江赵冉王云齐家肖勇
资料来源:城市演变(身份证:城市演变)
全球新肺炎疫情实时查询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俞敏洪建议读大学“去大城市,离家越远越好”,有什么道理?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1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