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8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网财经2月15日电(记者张润琪)近日,南京制药计划投资“互联网加医药协会”智能零售项目,以扩大主营业务规模,增加营业利润。然而,业内人士对企业能否最终实现“院内用药、院外用药”表示怀疑。
南京制药昨天晚上宣布,计划与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及相关科技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投资4440万元人民币,用于场地租赁和自助药品销售/取药终端设备费用(包括设备运行、维护和维修费用),实施“互联网+医药联合”智能零售项目。南京制药二级全资子公司徐州广济连锁药店有限公司(简称“徐州广济”)作为“互联网+医药联盟”智能零售项目的主体,在徐州市鼓楼区开展试点工作,以进一步扩大南京制药在徐州和淮海经济区的主营业务规模。
据资料显示,上述项目的具体投资内容是在徐州市鼓楼区选取徐州市前三名的部分医院、医疗服务中心、居民社区等责任主体,将智能药箱作为药品销售试点单位,依托处方流通软件系统,实现院内处方-院外取药-网上支付-智能药箱取药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关于项目效益预测,南京制药表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政策延续和相关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五年的运营周期,预计“互联网+医药联盟”智能零售项目五年累计运营收入约10亿元,运营利润2600万元。此外,南京制药预计该项目不会对2019年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财经网记者发现,2018年前三季度,南京制药的收入增速同比有所提高,但净利润增速同比有所放缓。数据显示,南京制药2017年前三季度和2018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分别为204.53亿元和225.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1%和10.48%;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和1.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83%和13.74%。
南京制药也指出了该项目的风险,称中国处方药网上销售的政策水平存在不确定性,该项目的政策连续性存在一定风险。
据医疗咨询公司创始人石立臣介绍,南京医疗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否实现“院内用药、院外用药”。“目前,一些公司希望推动这类项目,但最终他们无法意识到处方走出医院的问题。”如果南京制药能够成功实施该项目,其管理模式可能类似于“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是指医疗机构以合同的形式,在不改变药房所有权的情况下,将其药房移交给具有较强管理能力和相应风险的医药企业进行有偿经营和管理。受托人接管医院药品的采购、分配和日常管理。
2018年11月2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优质药学服务发展的意见》,要求公立医院不得承包或出租药店,不得将药店委托给营利性企业。药房托管禁令首次上升到国家层面。
中国网络金融中心的一名记者致电南京制药,但截至发稿时,对方的电话无法拨通。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南京医药拟“互联网+药联体”增利润 “处方出医院”存疑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