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94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武汉1月23日电:秦巴山区的安全返回之路
新华社记者李伟
临近年底,秦巴山区有许多农民工开车回家,车辆增多,交通事故风险增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和美丽农村建设的推进,地处贫困腹地的十堰市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全覆盖,也带来了“路保”的隐患。
当记者乘车沿丹江口市环库路行走时,他发现许多村民大多依靠摩托车、小型货车和面包车回家旅游。各种防护设施沿山而建,所有的水泥防护墙都建在急弯和悬崖的危险地段。
栅栏、防撞墙、警告标志和凸面镜...虽然看起来不显眼,但在秦巴山区的关键时刻,它们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
“如果没有护栏,后果将不堪设想……”近日,湖北省十堰市西家店镇村路面湿滑,回家的李先生驾驶的汽车在路边20余米处冲进深沟,最后被路边的钢护栏拦下,仅受轻伤。
如何利用和管理好已完成的“生命保障工程”,充分发挥预防事故、挽救生命的实际作用?面对记者提问,十堰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成表示,全市将把生命保护工程建设与实施“大交通管制”机制结合起来,完善“组织保障、科技监督、宣传教育”三大机制,通过软硬件“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保护作用。
董树才,近70岁,是郧西县杨圩镇杨圩村交通安全劝导站的劝导员。他结合自己的说服经验,为交通安全创作并演唱了《十首说服歌》。董树才以劝导站为阵地,深入田野,唱起了村民的红白婚礼,把交通安全意识唱进了村民的心中。
在十堰市,像董书才这样的劝说者遍布369个劝说站。
十堰市还设立了2000多名专职农村公路“道路长”,他们通常进行道路检查、安全劝说和制止交通违规行为。“路长”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采集和输入道路安全隐患信息,并实时上传到交通管理和交通部门。
“生命保护工程”是一个从不休息的交通警察,使事故预防和控制成为‘运气’和‘底线’。”十堰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陈表示,截至目前,十堰市已完成8801.6公里的农村公路生命保护工程,建设进度和长度居湖北省首位。
自2017年以来,十堰市建成的“生命保护工程”已经防止了300多起交通事故的发生,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全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大幅下降。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秦巴深山里的平安返乡路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