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54字,读完约10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日电据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账号报道,2020年第15期《中国金融》刊登了中国金融协会会长周小川在2019年11月4日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应急管理项目2019年年会上的讲话。全文如下: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我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年度交流会议,并感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主题的支持。自2019年1月项目启动以来,主项目和子项目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小银行风险、金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金融供给方改革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提供了相关的思路和建议。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既然今天是交流会议,我也找了个话题和你交流。我的出发点在于过去一年左右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它引起了什么新的思考吗?此外,我们的子项目布局相当全面,基本涵盖了各种风险,包括机构问题。根据过去一年多的观察,我想补充另一个课题,就是公司管治与金融稳定的关系。我希望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一话题增加一个方向和角度。同时,它还涉及整个经济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向高质量的转变。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论实体企业的公司治理

近年来,金融风险与一系列陷入危机、甚至被接管和清算的大中型企业集团有关,一些金融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问题。受此影响,金融风险明显增加,各种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必须加以分析。

起初,大型民营企业出现了问题,如明日部、华新部、安邦部,后来一些金融机构,如宝商银行、恒丰银行、锦州银行也暴露了问题。其他人正在自救,比如海航集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公司治理的缺失导致了财务风险的加剧。我认为监管当局对这些公司使用了一个非常有力的词,叫做“野蛮扩张”。对这种“野蛮扩张”的仔细分析揭示了许多特征。最显著的特点是高杠杆。高杠杆率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等来增加杠杆率。,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使用自己控制的金融机构进行相关交易。第二个原因是虚假资本。简单地提高杠杆率是不可能的,你需要获得资本。因此,资本实现了难以想象的快速扩张,其中大部分是虚假的、非法的和伪装的,而不是真正的资本。随着虚假资本和杠杆的扩大,一些机构的扩张将很快成为天文数字。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至于挪用其他资金作为资本,安邦部门做了非常明显的工作。它通过成都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将存款基金和信贷基金等其他资金转化为资本。另外,保险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保费可以用于投资,所以这些资金也在集团内部交叉投资,最后成为资本。增资后,我们将继续提高杠杆率,进一步加快扩张。华新集团也有类似的做法。至于明日体系,它可能是一个更大、更系统的模型,其中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混合在一起。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如果我们观察这些有问题的公司,比如明天部、华新部、安邦部等。包括正在“瘦身”的海航集团在内,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快速扩张明显存在巨大缺陷:公司治理中没有基本的公司治理结构,或者说根本不起作用,许多公司没有正常的决策程序,都是由几个人、几个家族或领导人决定的;财务方面没有内部审计机构,没有正常的外部审计,各种会计科目被任意挪用或误用;等等。总之,这与中国《公司法》及相关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要求的公司治理原则和标准相去甚远,也与国际惯例及2015年中国认可的G20/OECD公司治理原则相去甚远。也许许多企业从未见过或关心过这些公司治理原则。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杠杆融资是公司治理的一个主要问题。20国集团/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明确指出,公司贷款可能影响股东利益,因此需要董事会做出决议。然而,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概念,就是公司注资要经过董事会,而借贷是日常的经营决策,应该由管理层和总经理来决定。事实上,在这方面应该有所区别。如果借款存在风险,那么损失将由股东承担。因此,公司治理的原则是明确的:如果是流动资金,特别是金融机构给予的循环融资额度,就足以授权管理层在额度内负责;但是,如果是新债,那是股东的风险,所以必须交给董事会。我们经常做不到这一点。仔细观察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当他们以高杠杆筹集资金时,根本没有正常的决策程序,也就是说,只有少数人拥有最终决定权。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论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

为了实现快速扩张,近十年来,一些大企业都想从事金融控股公司,或者他们实际上是“涉足”金融公司,而不是正式从事金融控股公司。原因一是可以支持一定程度的自我整合,二是可以方便地从其他地方获得融资。它可以很快成为虚假资本,实现快速扩张和野蛮扩张。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问题,这些企业将不可避免地搞垮一些金融机构。由于整个市场是相互关联的,它也将拖累其他金融机构,尽管这些金融机构可能不是它们控制的金融机构。目前,这些问题仍然暴露出来。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们与这些大公司的决策制度以及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做法和基本原则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一些有问题的银行往往缺乏良好的做法和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我们注意到,当问题群体破产并需要被处置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无法自救或获救,他们需要关闭破产清算或找到其他人购买它。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拖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风险,这将成为应对金融风险的难题。与此同时,在体制、政策和操作技术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金融问题。不久前,承包商的银行发生了一个问题,在市场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连锁效应。据媒体报道,宝商银行的一个大问题是,它为明日部提供了大量的自筹资金,同时也使用了大量的借款和同业票据进行融资。这表明,承包商银行的公司治理存在严重问题,如上层控股公司对公司决策的非正常干预和控制,其正常的决策程序尚未建立或被篡改。此外,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通过各种渠道反复注资和虚假注资,原有地方政府或其他企业股东的股份被慢慢稀释和挤出。安邦部门就是这种情况。这类机构往往容易受到控股集团问题造成的问题的影响。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如恒丰银行和锦州银行,不属于某个控股集团。然而,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交叉影响,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事后了解到,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如董事会基本失效、决策由少数人做出、内部缺乏制衡等。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仍需加强

中国一直强调企业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有一句话:“企业改革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后来,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例如,20世纪90年代的股份制改革强调国有企业改革要向公司化转变,通过发行和上市转变为上市公司。金融体系也朝着这个方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可能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改革的大部分路程已经完成,企业也变得更好了。要求企业改革的声音相对较小,对企业改革的重视程度也不高。但是,从暴露出的问题来看,企业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发展,防范风险,国民经济才能走向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推进企业改革时,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企业改革主要是指国有企业的改革,因为国有企业“吃大锅饭”和花“公款”;私营企业不会有大问题,因为他们口袋里的钱都是自己的,他们必须关心自己花的每一分钱。然而,后来人们发现,事实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许多缺陷在某种程度上是共同的。许多国有企业都经历过高杠杆扩张的实践,尤其是依靠海外融资,通过高杠杆收购实现“大点心”。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通过融资400多亿美元收购了农药和转基因企业先正达。因此,有些民营企业家说,不要说我在扩张,有些国有企业比我扩张得多。一些民营企业家也表示,我们的一些做法是密切观察国有企业的表现,观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表现,并从中吸取很多教训。因此,我们说一些现象和问题是普遍的,包括公司治理的许多缺陷。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总之,必须继续强调企业改革,公司治理可以说是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这么多年的情况下,一些公司、银行和金融机构仍然缺乏公司治理原则的基本理念,公司治理形同虚设,制衡机制基本为零。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此感到非常惊讶。这也说明公司治理的改革和实施还存在缺陷。因此,在研究金融稳定和金融风险时,特别是在中央政府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考虑这一课题,推动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论公司治理的监督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企业集团的野蛮扩张也暴露了我们对公司治理的监管不足。事实上,公司治理也是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得到加强。客观地说,监管当局在公司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公司治理原则,银监会(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两者的大部分内容是相同的,但在表达和强调方面有所不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中国应该有更高水平的符合《公司法》的公司治理原则,或者采用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的公司治理原则。然而,“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是一项国际通用原则,它考虑了几种不同的模式,如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日韩模式、莱茵模式等。,这可以被视为一个交集,可能不足以反映各国的具体特点。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就金融机构监管,尤其是银行业监管而言,国际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协议iii明确提出了资本质量、净稳定融资率、杠杆率及其监管规模的概念。在这方面,我们可能做得还不够。首先,资本质量存在重大问题;第二,融资,特别是一些中小金融机构的融资,在净稳定融资比率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其资产负债表的债务人方严重依赖短期不稳定融资,或者相关的杠杆率过高。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对于一些实体经济中的公司来说,比如华新集团和明日部,在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但是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最后变成了无人监管。虽然后来明确规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金融控股公司,但一些机构并没有以名称设立金融控股公司,还存在野蛮扩张和野蛮扩张的问题。谁来监督他们?为此,有必要具备企业改革和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

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协会会长周小川在2019年11月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2019年年会上的发言。字幕由编辑添加)

作者|周小川“博鳌亚洲论坛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0年第15期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周小川撰文谈公司治理与金融稳定,点名明天系、安邦系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3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