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武汉3月18日电(记者闫瑞,梁建强)每次我穿上防护服走进病房,都会看到病人的情况有所好转,这也是王洪亮医生最放心的时候。
从大雪纷飞的哈尔滨到春意盎然的武汉,这位拥有24年派对生活、参与过汶川地震等多次紧急救援的重症医学“老兵”已经离家50多天了。
目前,武汉市的疫情防控形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但王洪亮和他的团队丝毫没有松懈。在病房里,监控仪器一天24小时都在响。面对他们负责的危重病人,他们争分夺秒地守住产门:“在最后一个病人安全出院之前,不要要求返回日期。”
王洪亮,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第二病房主任。除夕之夜,他写下了战书,第一个月的第三天,他陪同黑龙江省第一批医疗队。他们在武汉协和医院西校区落户后,以最快的速度将普通病房改造成了重症监护室,并建立了三级医生查房和疑难疾病讨论制度,为患者的重生搭建了一座桥梁。
2月1日是重症监护室接待的第一天。面对患者集中的同时,王洪亮率先冲上去。在4小时内对近20名危重患者进行紧急治疗。走出病房,王洪亮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46岁的武汉市民柯(音译)因极度呼吸窘迫成为第一批入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他和他的孩子同时住进了医院,他的眼里充满了恐慌和无助。”面对比自己大几岁的病人,王洪亮安抚他说:“别担心,老兄,我从黑龙江远道而来,一定要让你和你的孩子好起来。”
“医疗不仅仅是指标和数据。它走进病人的内心,有助于消除不安和放松,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王洪亮说道。
经过持续的对症治疗,柯先生的病情有所好转。“自从我2月1日住院以来,往事历历在目。在我来医院的那天,我是一个病危的病人,生命的一半都在死去。我带着氧气袋下不了救护车。在后续的治疗中,你深情的安慰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谢谢你,兄弟!”在给王洪亮的一封手写信件中,已痊愈出院的柯先生与王洪亮进行了预约。
“病人的信任也给了我们力量。”在治疗压力最大的时期,这里的病人通常会出院,那里的新病人会被送进医院。有时,午夜过后,王洪亮仍然难以入睡,也难以思考病人的情况。
王洪亮处理的危重病人中,一例肾移植术后4年,另一例心脏移植术后10年。在黑龙江省第一医疗队队长焦的带领下,制定了对患者“一人一计一变一调”的诊疗策略,将治疗港前移,以治疗COVID-19肺炎,保护患者的心肾功能。在医疗队的全力治疗和精心护理下,两个病人都已痊愈出院。
不久前,王洪亮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手写”横幅,上面写着“大爱无国界,重建生活”。在离开医院之前,病人老冯特意把这个横幅交给了王洪亮。
“很温暖,我们是普通的战友和病人。”自2月1日以来,王洪亮和他的团队已经治疗了102名患者,其中90%的患者病情危重,60多名患者已经治愈出院。
“当时,我们冲在前面。现在,我们将坚持到底。”他说。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重症医生王洪亮:“冲在前,守到底”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1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