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0字,读完约4分钟
疫情很严重,防疫也很严格。当前的疫情已不再是“敌人还有五秒钟就要到达战场”的初始阶段。
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的最新判断是,当前疫情防控全面推进,防控力度继续加大,但疫情仍处于蔓延阶段,部分地区呈快速上升趋势,形势复杂严峻。2月2日,钟南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判断,疫情预计将在未来10天至两周内达到峰值,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控,绝不能放松警惕。”
总之,全民的“战争流行病”已经进入了一个复杂的僵持时期。
为了得出这个结论,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模型推理。例如,纯粹从数据的角度来看:1月28日,每天新诊断病例的数量短暂下降,然后继续上升。1月31日,首次突破2000人,2月1日增速创下新高,当天确诊2590例,2月2日2829例,但增速放缓。
例如,从本地情况来看,浙江有关部门3日表示,温州等地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确诊病例数量多、增长快,家庭聚集性疫情和本地社区传播时有发生,“连本地疫情的风险也不能排除”。
更困难的背景因素是2020年春节假期正式结束后出现的大面积、高流量的“双回流”节奏,给各地疫情防控带来了现实挑战。
传统的防疫操作基本上遵循双线操作,即“库存不扩散和增量反投入”,退货返工的“双退货”模式必然会给这两点带来严峻的考验。当然,在很多地方,“出入境”是严格控制的——联合检查是由交通、公安、卫生等部门进行的,每辆车都要检查,每个人都要检查。然而,无论从理论概率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实施局部分化的角度来看,一些地区和一些人可能无法全面实施有效的强制防控。或者说,说白了,疫情发展初期的“单一防控”模式已经到了急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承认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一方面,应准确处理严重的疫情;另一方面,紧急情况下的“家庭生活”迟早会逐渐过去。要恢复工作,要学习……这是一个现实的检验问题,是在持久的防疫战争中迟早要面对的问题,以有序和有限的方式恢复经济和社会封锁的生态链。此前,顶层设计提出了“增强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控、制定精确政策”的理念,其中自然包含了随相机而动、制定全面政策的底线逻辑。当然,这是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所提出的。
综合政策实际上是根据疫情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经济社会运行的需要,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想出一个更安全有效的计划。直截了当地说,不仅要在决定性的战斗中与这种流行病作斗争,而且要每天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目前至少有三个维度需要考虑:第一,对于企业生产,在防控的前提下,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要有序恢复生产,地方卫生和卫生部门要制定正常的防控指导计划。对于暂时不能或不应该恢复生产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和微型企业,这种关心可能会更强烈和更实际。2月1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允许小微企业盲目提取、切断或压缩贷款。事实上,除了不施压之外,减费和减税的步骤应该更加稳健。
第二,在民生领域,医疗或居家隔离将不可避免地变得越来越规范,但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基本生活保障可能会继续优化,人员有序合理流动的“路障”也应该分类清理。少数几个城市的残酷运作就是现代版的以邻为壑。在这些城市里,大门紧闭,所有外国居民都被拒绝回家。简单地“堵”,当然可以迅速解决一些眼前的问题,但从长远的防治情况来看,充其量也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应急措施。现代市场活力的源泉在于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所有要素中,人是核心资源。
第三,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看,疫情确实按下了简化和优化政府业务服务的“加速键”。云端办公,一键式批准...在5 G和ai的背景下,现代政务必须有技术创新;在有限政府和宽容审慎的理念下,网上操作、即时操作和简化操作应由应急转为正常。当然,就动员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志愿资源的能力而言,敌人目前的防疫和控制既是一场战斗,也是一张试卷。
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过不去的春天。然而,“过去”或“到达”是结果,不同的道路上的风景差异很大。当全民“战争流行病”进入胶着期时,单一的以阻断为基础的防控需要尽快转向综合政策的精确治理轨道。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疫情防控进入胶着期,单一防控亟待升级为综合施策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8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