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0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赵海娟
如果一个城市想要在未来繁荣和常青,它只能锻造一个创新的灵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城市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继续扎实推进城市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
那么,中国当前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哪些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较强?中国城市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不足?近日,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出了答案。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关成华表示,该报告构建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标体系,并对中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评价。在中国的289个城市中,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南京、杭州、苏州、武汉、Xi和珠海位列前十。北京排名第一,在全国遥遥领先。报告显示,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实力突出,创新资源、创新服务和创新绩效三项一级指标排名第一,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报告发现,从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来看,中国存在显著的“创新镶嵌”特征,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如北京的中关村、深圳和上海的张江。这些“创新镶嵌”区域创新资源高度集中,创新环境相对优越,科技成果转化迅速,国际竞争力强,进一步吸引了它们
报告认为,今后要进一步引导这些创新集群加强对周边地区的技术溢出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创新集聚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要素驱动的,过于依赖政府的产业政策、创新政策和国外高技术。今后要特别注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国家乃至全球科技竞争的“杀手”。
报告小组还评估了中国19个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和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排名第一,城市群整体创新发展水平和城市群内城市创新发展均衡水平均明显领先于其他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得分也处于第一梯队。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城市群,肩负着引领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双重任务。从研究结果来看,长三角已经初步实现了高质量的创新发展,有望率先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型城市群。
报告还指出,中国的地级市规模较小,创新型国家必须有更多的“大城市”。研究发现,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规模与技术创新和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城市人口规模在技术创新和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逐渐显现。中国现有的地级市总体上规模仍然较小,重点发展大城市和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有利于享受城市规模的外部经济,提高全国科技创新和发展水平。
研究还发现,治理能力薄弱已成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中国的区域创新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梯级联动模式,并且仍在加速发展。研究表明,创新和发展水平越低,创新环境和服务水平越低。在289个样本城市中,188个城市的创新环境和服务得分总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62个城市的创新环境和服务总得分下降,表明低水平地区的城市需要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改善商业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创新环境,提高创新服务水平,优化创新生态,加快创新水平的提高
此外,报告还指出,中国城市经济密度低,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更加“紧凑”;企业创新主体的弱势地位制约着科研强市向科技创新强市的转变。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 锻造城市创新灵魂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6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