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4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石家庄4月10日电河北省填补了生态缺陷,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新华社记者龚智宏、祁

京津冀协调发展五年来,河北作为京津冀的生态支撑区,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治弱”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京津冀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三地大气环境治理差距较大。例如,北京和天津的二次生产比例已经很低,而河北的钢铁、煤炭、水泥和炼焦等高排放行业仍占经济的大部分。

自2013年以来,河北省在解决大气环境治理薄弱环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重点调整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道路运输为主的运输结构。截至2018年,河北省炼钢产能减少8223万吨,炼铁产能减少7529万吨,煤炭产能减少5801万吨,焦炭产能减少2604万吨,水泥产能减少7370万吨,推动214家企业搬迁。

河北补齐生态短板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为了控制燃煤污染,河北省在廊坊和保定的20个县划定了11880平方公里的“禁煤区”,实现了散煤的清理。目前,全省已完成清洁供热改造535万余套,减少煤炭消耗1330多万吨。河北省对“分散污染”企业进行分类和治理,自2017年以来已对10万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和整改,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区域排放。

河北补齐生态短板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司司长罗玉臣表示,2018年,河北省服务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跃升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标志着全省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实现了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

在空气污染治理的最初几年,北京、天津和河北“扫门前雪”的问题相当突出。例如,不同地方不同的预警启动标准,特别是不同的尾号,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随着京津冀的协调发展,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气统一应急协调机制已经建立。

河北补齐生态短板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京津冀地区城市间的合作,从最初的北京与廊坊、保定、天津与唐山、沧州的“2+4”配对合作模式,到京津冀、山东、河南等“2+26”污染传播通道城市,对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过去,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工业排放标准存在很大差距。以钢铁为例,北京从2008年开始逐步退出钢铁行业,而河北则从2013年开始实施相对严格的地方标准。

近年来,河北省针对北京和天津,不断提高重点行业的排放标准。2015年,河北省制定了比国家标准更严格的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建议6个城市实施特殊排放限值,并将特殊排放限值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全省。2018年,河北省颁布了钢铁和焦化行业空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钢铁行业各工序排放标准达到国内排放标准中最严格的水平。

河北补齐生态短板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京津冀探索实施区域生态空协同管控。近年来,河北省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形成了保护京津、熊安新区和华北平原,优化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的格局。

“积极实施三地区域战略环境评价,逐步推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评估司司长曹子洲表示:“例如,2017年,河北省实施了70多个矿山级审批项目,27个项目被否决,其中70%位于张承水源保护区。”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补缺”,加强基层环境能力建设。全省2293个乡(镇、街道)都建立了环境保护机构,率先实现了乡(镇、街道)环境保护机构在全国的全覆盖。空燃气质量和水环境的省、市、县、乡监测体系已经全面建立。推进大气环境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所有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测设施。

河北补齐生态短板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全面推行“大检查”和“严格问责”,环保压力在不同层面传递。去年,河北省执法人员平均数量和执法检查企业数量连续12个月位居全国第一,2952人因空气污染治理工作不力被追究责任。

“2013年,河北有80天的严重污染。也就是说,河北人那年在污染严重的天气里生活了两个多月。但是到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17天。从两个多月到半个多月,我们可以看到河北省大气环境的改善。”河北省环境应急和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主任王晓丽说。

河北补齐生态短板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河北补齐生态短板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3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