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1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首次公开发行(IPO)首日提出取消每日限购令,引发资本市场的极大关注和争议。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也有人就新股上市首日增持提出了相关建议。由于首次公开募股首日解禁的提议来自监管人员,即使是个人提议也会引起市场的遐想。
首次公开发行首日44%的涨停机制源于2013年中国证监会的首次公开发行制度改革。此次改革后,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和新股超募的“三高”不再发行。取而代之的是,市盈率的红线是23倍,并采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首日44%的限制机制。
首次公开发行(IPO)上市第一天的每日限额机制将引发许多问题。由于知道新股会涨跌,胜出的投资者会不愿意卖出,市场交易会不活跃,而筹码也不会完全转手,因此最终的价格会被人为抬高。资本市场的三大功能之一是资产定价。新股首日涨停后,由于芯片成交量不足,市场定价功能被扭曲。
另一方面,新股上市首日涨停将推动新股增长,这也是新股持续涨停的根本原因。在新股每日连续涨停的示范效应下,将影响以后上市的新股每日连续涨停。这样,当新股上市时,成功的投资者通常会计算出每日的涨跌幅度。然而,新股发行后连续涨停的现象明显异常。IPO之后,正常情况是会有涨跌,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
此外,新股每日连续涨停也加大了新股的风险。只有在新股的每日连续涨停之后,当新股的股价经常处于高位时,每日涨停才开始。从新股开盘后的表现来看,虽然有许多股票继续上涨,但下跌的股票居多。而且,新股开盘后,跌幅超过50%的情况并不罕见。也有一些新股,在董事会开幕后就破裂了。干预高位的投资者的损失是可以想象的。
首次公开发行首日44%的每日限额机制是a股市场特定时期的产物。如今,随着市场的发展,目前的a股与2014年前相比已经相差甚远。市场规模和市场生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沪港通的开通和配额的增加,随着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和FTSE指数,以及今年9月道琼斯S&P指数的纳入,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此时,新股每日44%的限制机制已不再适合当前的市场发展。还有必要改革这一机制,取消44%的每日限额。
事实上,在IPO首日取消每日限额也符合证监会“优化交易监管、降低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的监管理念。新股首日涨停板不仅未能优化交易监管、降低交易阻力,还削弱了市场流动性。就我个人而言,在IPO首日取消每日限额,可以极大地增强IPO的市场活力,防范IPO高水平启动后的风险。
在IPO首日取消跌停板后,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市场筹码在IPO首日会有很大的换手,低筹码达到20%左右,高筹码达到60%甚至70%以上。经过一场完整的博弈,新股的价格就是新股的合理估值。新股活跃的成交量可以增强新股交易的活跃性,并极大地增强市场对新股的关注。
在新股首日涨停机制下,除首日及以后的交易外,新股在连续涨停过程中的交易也是不活跃的,交易量小,交易不活跃,市场关注度低。虽然是新股,但也像“死水”。但是,解禁后,这种格局将会改变,新股的活跃度将会大大提高。
当然,要取消新股首日涨停的限制,市场监管必须有效跟上。一是市场投机行为猖獗。第二个问题是大型基金或机构操纵市场。这两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市场将回到当年的老路。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8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