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79字,读完约8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9日电今天,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北京市2018年生态环境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公报显示,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不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空市燃气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空市环境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51 μ g/m 3,同比下降12.1%;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6 μ g/m3、42 μ g/m3和78 μ g/m3,同比分别下降25.0%、8.7%和7.1%。

24小时平均95%的一氧化碳浓度为1.7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0%。臭氧(o3)的日最大8小时移动平均90%浓度为192 μ g/m3,同比下降0.5%。

2018年,空燃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27天,达标天数比例为62.2%。合规天数比上年增加1天,比2013年增加51天;空严重空气污染的天数为15天,比去年减少9天,比2013年减少43天。

地表水质量继续改善。2018年,全市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主要污染指标年均浓度下降,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河流ⅰ-ⅲ类水质河流长度比上年增加5.9个百分点;水质较差的河流长度比上年减少13.7个百分点。二、三类湖泊水质面积比上年增长10.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面积比上年下降10.7个百分点。水库二、三类水质总蓄水量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全市土壤环境质量良好,土壤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控制。

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2018年,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与上年相比基本稳定。

辐射环境质量保持正常。2018年,全市电离辐射环境水平处于自然背景水平,环境综合电磁场强度远低于规定的控制限值。

生态环境良好。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水平为“良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68.4,比上年增长0.9%。其中,植被覆盖指数增加,生物丰度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保持稳定,而土地压力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呈下降趋势。

反污染斗争全面展开,各项主要任务超额完成

发布并实施了《北京打赢蓝天防御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蓝天防御战行动计划》、《秋冬攻关计划》,以pm2.5治理为重点,以精细治理为手段,以共管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柴油车、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防控领域为重点。 坚持项目减排和管理减排并重,加强区域联合防控,重点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完善柴油车监管闭环管理机制,推进高排放柴油车淘汰更新。报废国外三级标准柴油车4.7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23万多辆,建成年销售汽油2000 ~ 5000吨的加油站320个,实现油气回收在线监测和改造。完成450平原村和其余8座燃煤锅炉房的清洁能源改造,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无煤化”。淘汰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656家,对石化等重点行业进行深度处理,减少挥发性有机物2100吨。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发布实施《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规划》,分解2018年重点任务,完善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实施河道长度制和湖泊长度制,发挥“河道长度+治安官+巡查员”的联动机制,清理整顿非法排污。跨地区、跨城镇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机制,形成上下游共同治理水环境的格局。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开展地表水饮用水源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实施美丽农村建设三年专项行动,全面启动农村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84个非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完成,河湖水环境明显改善。

发布并实施北京市“打赢净土持久战”三年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规划和2018年土壤污染整治规划,重点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重点保障人居环境、农产品质量和饮用水质量安全,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实施分类、分用途、分阶段治理。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优化商业环境,提升大众商业体验。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缩短审批时限,将55%的市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下放至区级部门。清理12个环保证书,将业务需求简化37%。推进“一个网络管理”和“一个窗口管理”,实现政务100%在线办理。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推进排污许可证有序发放。101家屠宰、陶瓷和淀粉企业获得了排污许可证,140家污水处理厂提前获得了排污许可证。加强认证后监管,开展排污许可证专项执法,对重点企业进行抽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实施有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推进排污费向环境保护税平稳过渡,启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投入,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组织生态环境领域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科学支持。促进科学研究和快速监测技术的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构建覆盖全市城镇(街道)的粗颗粒自动监测网络。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邀请,在全球气候行动峰会北京会外活动上分享北京在空气污染控制领域的成就和经验;在北京举办“2018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空气行动论坛”,汇聚国际智慧,不断帮助北京捍卫蓝天。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环保非政府组织“清洁空气亚洲”于2018年将“下港空气体质量管理杰出贡献奖”集体奖项授予原北京市环保局。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督继续加强

2018年,全市将加大协同执法、科技执法和随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犯罪。

固定来源方面,全年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4929起,罚款金额22956.22万元。查处1032起重大违法案件。热点网格用于识别空气体污染异常高的区域,发现突出的环境问题,并提高执法效率。在pm2.5浓度较低、断面水质不达标且降幅较大的城镇(街道)开展“逐点”执法行动。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在机动资源方面,重点发展重型柴油车和非道路机动机械,巩固和深化“治安处罚和环保检查”执法模式。全年人工检查重型柴油车216.88万辆,处罚超标车辆32.53万辆;检查了15,868台越野移动机器,并对1,851起案件进行了处罚。充分发挥源头控制作用,完成313个车型557辆新生产销售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执法抽检。规范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的行为。加强油气产品监管执法,全年检查18000个加油站、油库、油轮和油气回收设施,处罚154起。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区域联合防控取得显著成效

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在不断完善中不断加强。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们将加强区域大气污染的联合防治,坚持“降细、降小、落实”的原则,将综合治理与重污染应对相结合。空区域天然气质量继续呈现整体改善趋势。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水污染联合防治继续推进。北京和河北省政府签署了《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保护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促进了水资源和水环境质量同步改善,进一步加强了饮用水水源生态环境保护的联合防控。北京和河北联合开展了大清河和白洋淀流域水环境专项执法行动,形成了跨境流域执法检查的合力。北京、天津、河北开展了“突发水环境事件联合应急研究演习”,应对跨界水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

《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全社会都参与“一微克”行动

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和公众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关注它,公众也在实践绿色生活,并以各种方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开展环保有奖举报,奖励线索得到核实的748人。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与污染作斗争,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胜利的关键一年。北京将继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坚决与污染作斗争,共同推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和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天蓝、水清、土清、地绿”的美丽北京,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取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2018年北京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