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9字,读完约3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山东4月3日电(记者徐航)急救时间是宝贵的,每延迟一分钟就会导致患者死亡率急剧上升。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急救时间是发展“互联网+医疗保健”的另一个重点。4月1日,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省“云急救”已成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模式,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效率。
新闻发布会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徐航照片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3300多家公立医院推出了信息化便民惠民服务措施,28个省开展了电子健康卡试点,6个省完成了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设...“互联网+医疗卫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急救工作,全国范围内仍缺乏与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整合。
山东省卫生厅厅长彦希指出了当前传统急救工作的四大不足:一是传统急救方法多为电话报警,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患者的地理位置;二是病人的急救档案是纸质档案,医院之间很难共享病人的病历信息;第三,医院不能尽快得到治疗地点和病人的实时病情信息;第四,如果患者周围缺乏掌握基本急救技能的人及时抢救,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因此,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缩短急救时间,实现急救信息共享已经成为许多医务人员的共识。
会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分享互联网与急救工作的初步探索:2018年5月,山东省威海市一名4岁女孩被电动车撞伤,参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抢救的医护人员成立了急救微信群,及时分享影像检查结果。在孩子还没有到达医院的情况下,所有的手术准备都已经完成,节省了急救时间,最终成功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卫生委员会于2018年开发了“山东医疗卫生通信”服务平台,统一接入山东省各市急救中心120调度指挥系统,建立了“五屏联动”的新型急救模式。“所谓的‘五屏联动’是该省寻求帮助的居民、120个急救中心、志愿者、救护车和急救网络医院之间的急救服务模式。”奚岩解释说,“五屏联动”实现了病人的一键报警和自动定位,实时提供了病人的准确位置,大大缩短了急救车辆的调度时间,提高了病人抢救的成功率。
为解决纸质文件难以共享信息的问题,“云急救”借助智能手机录入,自动生成患者年龄、血型、常用药物、慢性病等关键信息的电子文件,使其能够在急救网络中的各机构间实时自动共享。
“‘云急救’还可以通过图像和视频功能实现患者病情和抢救措施的实时共享,并在救护车上发起远程会诊,方便网络医院及时做好抢救准备,指导路上救治。”严说。
同时,山东省首次组建了全省“云急救”志愿者服务团队,目前志愿者规模已达2.9万人。“当患者报警时,1公里范围内的‘云急救’志愿者可以自动获取患者的位置信息,并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获得宝贵的时间来挽救生命。”
除了“云急救”,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今年将继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深度整合。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发展与信息科技司司长毛群安透露,下一步将推进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网上服务,实现三级医院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互联互通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加快“互联网+医疗卫生”监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受益意识。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山东建立“云急救” 全流程争夺黄金救命时间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6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