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9字,读完约7分钟
新华社济南8月15日电幸福走进画面——齐鲁描绘了一幅小康社会的新图
新华社记者袁军宝,邵琨
从泰山之巅到黄河之滨,从鲁西平原到黄海、渤海之滨,科技得到了发展,传统农业正在加速向自动化、智能化的“高楼”现代农业转型;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美,生态经济带来“金山银山”;繁荣海洋,壮大海图,提升农牧渔业,推动海洋经济进入新的蓝色海洋...
山东正在努力打造齐鲁农村振兴的典范,齐鲁这个生产工业强、生态环境好、生活好的小康社会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安居乐业,沙滩和沃野焕然一新
100多年前,黄河把大清河从山东引向大海。每到大洪水季节,黄河水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带着泥沙冲出河槽,没有庄稼,没有房子,也没有财产。“三年铺垫,三年建设,三年偿还”曾是山东黄河滩区群众的“三三命运”。
现在,期待已久的60万人的“和平生活的梦想”即将实现。位于黄河滩区的山东省荷泽市鄄城县老城区大辛庄村,村民们在工地上看着一排排已经建成的两层小楼,充满了期待。他们可以按计划在九月搬进新家。
“我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将来黄河泛滥,我不担心。”李忠文,一位72岁的老镇北王庄村的村民,说他之前因为洪水已经搬了三次家,“现在他正在考虑尽快搬进新家。”
关注“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弱病残”。随着反贫困斗争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打破了自己的“命运”,迎来了新的生活。同时,山东加快了农村工业的振兴,传统的“面向黄土、面向天空”的生产方式正在被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所取代。
走进潍坊市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瓜大棚,满眼碧绿,葡萄藤上挂着小巧精致的西瓜。这里,每个西瓜都有文件和数字;自动监测氮、磷、钾浓度和含水量,自动浇水和施肥;大数据分析指导种植,一部手机管理整个温室。
“土地被转移到工业园区了。每亩年租金超过1000元。在这里工作一个月的工资有4000多元。这两种收入比原来强多了。”来自汉庭区古蒂街牟家庄子村的73岁村民牟基柱(音译)谈到了他的新生活和新收入,他的话语充满了幸福。
随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许多农产品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和产业化,表现出强大的生产力。济宁市邹城市大树镇,一个现代化的蘑菇镇正在崛起,蘑菇科技园、蘑菇主题公园等重点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山东友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小城镇的现代化金针菇生产线上,实现了从接种、栽培、栽培到包装全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控制,金针菇一天的“收获”高达32万斤。
“在来公司工作之前,我见过别人种蘑菇,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蘑菇。”在友宏公司车间工作的当地村民杨发青(音译)笑着说,他现在的工资接近5000元,“没有必要离开家乡去工作。”
新农村有值得看的东西,新农业有值得做的事情,新农民有值得期待的东西。截至2018年底,山东省三年内减少贫困人口251.6万人,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粮食总产量连续六年稳定在1000多亿斤,肉、蛋、奶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7万元,比2015年增长近40%。
山清水秀,“穷巢”变“香”
山东省荷泽市巨野县桃源镇钱王庄村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石头村”。由于无序开采岩石资源,这里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村民王运领说:“那时,一个年轻人从壮族来到壮族,成了一个白人老人。”
2015年,当地政府开始封山禁矿,关闭所有矿山,并投资3000多亩荒山,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网红”出洞点,如悬挂空玻璃大桥。前不久,前王庄村的石头村古村落被选为中国乡村旅游的重点村。
王云军(音译)曾是一名砂石运输司机,在村里经营着农舍和超市,还设计了不同风格的房间,并开办了一个寄宿家庭。“当游客来的时候,他们会休息一下,喝茶。环境很好,我的收入增加了。”他说。
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在这样的变化中,许多农民和渔民都经历和见证了“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
济宁市巍山岛上,微风习习,万亩荷叶随风摇摆。当地渔民李玲(音)指着湖水告诉记者,以前湖里有很多光伏电池板、笼子和围网,后来被清理干净,周围的一些煤矿和采石场也被关闭,使得微山湖变得干净美丽。
随着山、河、田、林、湖、草和大气生态系统的逐渐恢复,已经灭绝多年的小银鱼、鳜鱼和其他鱼类重新出现。正因为如此,李玲开了渔人酒店。她说:“现在的水很好,鱼的品种也更多了。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回头客。他们不能预订假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现在,在山东的威海、淄博等地,一群龚宇人正在“修山”。山东省中山区金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数亿元修复受损山体,改善土壤质量,共实现退耕还林4600亩,绿化美化面积3000多亩,种植花木310万株,山体植被覆盖率达99%。
“原来是个‘穷窝’,现在我吃的是旅游‘香椿’。”马桂芬(音)是当地一个贫困家庭的村民,她在金润公司修建的三水园景区做绿化工作,她说自己的月薪是两三千元,而贫困家庭会发放红利,“日子越来越好过”。
坚定不移地去航海,在海上耕作,放牧和捕鱼,乘风破浪
山东的海岸线占中国海岸线总长度的六分之一,具有天然的“蓝色”优势。山东依海兴海图,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
说起这些年的变化,烟台市长岛北场山镇北城村的村民们感触良多。大约十年前,当地渔民为了追求高产,养殖密度过高,海洋环境遭到破坏。
近年来,当地政府实施了“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科学养殖、绿色养殖、统购统销,既防止了水污染,又避免了经销商降价,大大增加了渔民收入。
“我种植扇贝,我的年收入是250万元,比过去增加了大约50%。”渔夫王惠安高兴地说。如今,渔民很富有,村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拥有现代化的群众活动中心和时尚的音乐喷泉广场,成为“中国美丽的休闲之乡”。
依山吃山,依海吃海。山东海洋渔业不断创新发展新模式。今年7月,中国第一个大型智能海洋牧场综合平台“更海一号”正式投入运行。该平台配有自动送料、环境监测、船舶防撞系统、无人驾驶船舶、水下检测机器人等世界领先的技术设备,可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智能控制。"烟台人在农业、牧业和渔业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烟台海洋开发与渔业局局长李传强说。
游戏可以赚钱,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整合与发展日益成为渔民致富的新途径。从简单的养鱼到放生、捕鱼、享受、品尝、识别、加工和出售鱼,“一条鱼”产生了“多条鱼”的价值。
在荣成市,有一个叫“青鱼滩”的地方,由于严重的过度捕捞,那里的鱼虾资源几乎枯竭。近年来,青鱼滩依托旬山集团,探索“村企一体化”和“集体化农村振兴”模式,发展成为海洋珍品养殖基地、海洋生态养殖基地、海产品深加工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基地。许多游客在这里吃海鲜,而其他人则在海里吃和呆着。
青雨潭社区居民刘海燕(音译)表示:“假期期间,村里有福利,老人有养老金,有困难的人有补贴。”据中山集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孙介绍,去年仅社区居民的福利和养老方面的投入就超过了1800万元。
科技赋权正推动海洋经济进入新的蓝色海洋。其中,“蓝色药店”引人注目:海藻提取物开发的药物开辟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途径;蟹壳提取物制成的血管支架更安全可靠。
“当我回到家乡创业时,我准备做一份大工作。”站在海边,三年多前回到家乡长岛创业的李杰现在拥有20多名员工,他们都在憧憬未来。
来源:环球邮报中文网
标题:幸福小康入画来——齐鲁大地描绘小康新画卷
地址:http://www.jiazhougroup.cn/a/ybxw/24218.html